第218期:《湖北医药学院报》

《十月围城》:求渡之路


   期次:第218期   作者:伍小伍   查看:124   



  孙中山说:“欲求文明之幸福,不得不经文明之痛苦,这痛苦就叫革命。”所有被时间沉淀的往昔,都终将变成历史。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则是由汗水、泪水、血水交融渲染的长河。
  《十月围城》的故事展开在清朝末期,辛亥革命之前的香港。面对列强的入侵,清政府的羸弱无能,脚下的大地被践踏摧残,民不聊生,一片荒凉的境态,以孙中山为首的仁人志士们,誓以鲜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之浩气,国人的热血慢慢地被唤醒。孙中山到港举行会议以明确革命方针,故事的主线就是确保会议的正常举办以及孙先生的安全。每一场革命的胜利必定染着无数人的鲜血,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为之引颈就戮,更是被称之为无名的英雄。无论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重利轻情的商人,热血澎湃的戏班主,潦倒堕落的乞丐,目不识丁的车夫,鲜衣怒马的青年,还是惶惶度日的赌徒,他们都为了各自的愿景而为此不懈的努力、奋斗、直至慷慨赴死。电影的最后,孙中山安全离港,而他的身后,血,流满了香港接街头的马路,由红变黑;血,也溅红了辛亥革命的春天。
  历史是角落的幽暗,历史是旋转的恐怖,历史是大雨里的泥泞,历史是悬崖上的废弃。历史的厚重是不能被轻易忽视的存在。影片中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其中之一便是车夫阿四。他天性淳朴,忠厚老实,靠自己的苦力吃饭,每天忙忙碌碌,却也有自己的小确幸。他爱慕着照相馆里的阿纯,老板答应他的请求为他求娶跛女阿纯,他便甘愿为李老板和少爷赴汤蹈火。阿四不算真正意义上的革命者,他不懂何为革命,也不知道自己拼死保护的人是谁,只是简单的为了感恩。“只要老板开心,我就开心。”傻傻的阿四无限憧憬着明天,能与相爱之人安稳度日。可是这样简单的愿望,这样简单的人,终是消失了。阿四是市井小民,行卒走贩的代表,象征着千千万万贫困的百姓。最后,在香港的某条街道上,阿四的血染红了街头,在马蹄扬乱的灰尘里长眠。革命的成功下埋葬了多少无名的骸骨,他们的牺牲都只为了一个美丽的愿景。或许,会被历史所遗忘、埋汰,却从未放弃过心中的执念。那一代人在硝烟战火中成熟,他们是从未在艳阳天下生活过的一代人,他们无限渴求着未来希望的曙光。如果某一天,他们被拿出来祭奠,再没有卑躬屈膝的讨好,也不需要被夸大的歌颂赞扬,只是借着历史的口吻,将往昔的悲痛一点点的记录下来。
  鲁迅曾经说,“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革命烈士的鲜血怕是比青藏高原上盛放的格桑花更加浓烈,革命烈士的风骨怕是比岭南大地上挺拔高耸的木棉花更遒劲,革命烈士的胸襟怕是比包罗万象的大海更广阔。是他们让中国大地在沉沉黑暗里露出曙光,是他们撕裂了统治者的伪装,击垮了侵略者的铁骑,凝聚汇集了无数微小的力量,让沉睡多年的国人在神州大地上揭竿而起,在沉默中呐喊,在沉默中爆发。
  我们悲叹着历史的血腥和残酷,“革命”两字似乎离现今越来越远,可是,“革命”两字的沉重,是用多少字也写不出的惨烈。历史是过往的墓碑,碑身是数不尽的骸骨堆砌出来,碑文是用以滴滴的鲜血反复浸染而成的。如今的现世安好,哪一点不值得我们去感怀先烈?时间能改变一切,它可以让大地葱茏一片,百花争艳,也可以使万物萧瑟,荒凉孤寂。但血泪和骸骨筑成的精神长城却永远屹立不倒,一代代地传承,然后一代代地缅怀。它承载着更多人的希望,伫立在云巅之上,静静地庇护着祖国的未来。
  求渡之路,渡何处?谁来渡?曾经在历史的长河中迷茫彷徨了很久的人们,寻寻觅觅,无数次的碰壁,无数次的崛起,终于在革命家的带领下找到了新的道路,慢慢的坚定己心,共筑一条革新希望的小船。小船坚定不移地往黎明曙光出现的方向不断前进。
  所幸嗅到了彼岸之花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