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期:《湖北医药学院报》

精准资助暖心育人 特色发展彰显成效


   期次:第218期   作者:付 轶 王 正   查看:194   



  我校坚持以“全员助人、全心助人、全程助人”为工作理念,建立了以“奖、助、贷、补、勤、减”的工作体系。以“认定标准化、资助精准化、管理规范化、育人全程化”为工作宗旨,贴心为学生服务,学校资助工作形成了“领导重视、制度科学、操作规范、落实有力、富有成效”的良好工作局面,实现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工作目标。
  一、坚持一种服务理念,全员全程全心助人积极践行“全员助人”理念。校领导重视学生资助工作,以学术交流、毕业生跟踪调查、就业市场开拓为契机,积极为企业、校友捐资助学牵线搭桥。教职工、广州校友会和社会爱心人士每年捐助“阳光助学”达到100多万元。
  积极树立“全心助人”信念。运用我校省级心理健康示范中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分层量化测评,有针对性地进行专家辅导、情感沟通、团体交流等,促进学生重塑自信。
  积极探索“全程助人”途径。坚持以“经济资助、学业辅导、心理帮扶、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五位一体的“阳光成长工程”为载体,完善受助学生诚信、励志教育,发挥资助育人的辐射效用,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
  二、培养两支服务队伍,夯实资助坚实力量提升资助工作队伍水平。由资助中心老师和学工干部组成,培育一批志愿从事学生资助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队伍,成为我校深入推进资助育人工作的中坚力量,并定期组织培训会、座谈会,提升资助工作队伍的工作能力。
  培养资助工作学生队伍。由校勤工助学分工会、爱心社、志愿服务队等组成,是学生资助宣传和育人实践的基础力量。校勤工助学分工会为在校学生拓展校外勤工助学渠道;湖北省“百佳社团”爱心社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社会,组织开展“敬老爱幼”、“阳光助学献爱心”等志愿者服务活动,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强自立意识。
  三、建立三级资助网络,推进资助全覆盖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校—院—班”三级运行机制。形成了以学生资助管理部门为主导,各学院为主体,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责任明确、多方参与、层层落实的三级工作网络。各项工作通过学生个人申请、班级评议小组民主评议、院系资助领导小组审核、学校资助领导小组复核和公示的方式。通过“学生资助网”、“校园信息公开栏”、“学工在线”等网络平台加大评选公示覆盖面,形成过程监督,保证了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四、开展四大暖心工程,打造精准资助品牌通过构筑“温暖启航计划”、“冬季送温暖”、“临时困难补助”、“阳光成长工程”四大暖心工程,近三年,累计资助1598人,资助金额829.831万元。
  五、落实五项育人举措,点燃励志成才梦想完善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学校围绕资助工作的规范开展,先后出台了《国家、省政府奖(助)学金评定及发放管理暂行办法》、《奖助学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贫困生认定及资助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实施办法》、《学生勤工助学管理暂行办法》、《新生享受“绿色通道”暂行规定》、《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暂行)》、《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暂行)》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学生资助管理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科学认定促进资助公平。狠抓资助程序管理,严格落实贫困生认定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实行了“匿名量化评价”贫困生认定法,每学年进行一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行“每年一认定,动态管理”制度。“匿名量化评价”贫困生认定法体现人文关怀,促进了资助工作公开、公平的推进。
  感恩教育推动资助育人。以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诚信、感恩、责任、法制教育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感恩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助学.筑梦.铸人”征文活动和“毕业生还款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举办“十佳青年”、“自强励志星”宣讲会,校友成长报告会等活动,营造学习典型的良好氛围;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走进社区和乡村,培养学生感恩社会责任意识和自强自立精神。
  心理帮扶带动育人成长。通过学工干部和辅导员开展谈心交心活动,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所需;通过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其受挫能力。
  典型激励彰显育人成果。我校开展十佳青年、自强之星、志愿服务之星等评选,遴选了自强励志的优秀典型。在校园宣传橱窗、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定期开展自强之星风采展,引导学生畅谈身边的自强典型。通过举办自强之星报告会、编写《励志风采录》,让典型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感悟,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六、完善“六位一体”体系,实现资助育人目标我校以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奖、助、贷、补、勤、减”“六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了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
  截止2017年,我校有183人获国家奖学金,金额共计146.4万元;有2718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金额共计1281.5万元;有19020人获国家助学金,金额共计4944万元;有11604人获的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6673.48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学生家庭经济负担。另外,我校向校内教职工和社会友好单位、爱心人士发起助学募捐,募集资金全部进入学校教育基金发展会专用帐户中,专项用于资助学校贫困学生,主要用于发放新生特困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等。我校每年还设置校内勤工岗位260个左右,累计共有13437人次学生得到勤工助学岗位资助,金额共计258.4434万元。
  学校全日制普通高校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无法缴纳学费的学生,特别是孤残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及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等,实行减免学费政策。学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办法予以资助。
  我校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率连续三年在全省高校中位列全省前三;全校家庭经济困难生中超过35%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奖励,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典型。我校2012级免费医学生武星星,在校期间,身为学生会主席、学习优秀、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共青团员”,为报效祖国,主动应征入伍,进入艰苦的狼牙山下奉献青春;2013级学生孙佳森抱病背父求学、2017级学生李丹背母上大学、2014级学生科研小能手费也珊被省级部门推荐参加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评比……我校荣获由教育部2013年度、2015年度“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传播活动“优秀组织奖”。根据资助调查问卷显示,94%的学生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满意。2016年底,对近200家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显示,99%以上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总体满意度认为较好或很好。
  我校虽办在山区,却通过努力走出了一条精准资助的特色发展之路,实现了对贫困生情感支持、成才支持和素质提升的资助“新模式”,取得了资助育人的“新成效”。今后,我校将一如既往地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人成才,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我校的一项“阳光德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