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期:《湖北医药学院报》

不忘初心,退而不休的老教师伉俪


   期次:第207期   作者:王玥   查看:215   



彭莉丽/摄


  在湖北医药学院,有这样一对古稀之年的伉俪,年轻时,他们放弃大城市任教的机会,扎根山城,兢兢业业教书育人,退休后本该像其他退休教师一样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却又坚守在教学督导一线默默支持学校教学工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他们就是为学校教学生命线保驾护航的李春华、吴绍光伉俪。
  他俩1969年毕业于原武汉医学院(现华科同济医学院),服从分配至郧阳地区竹溪县从事医疗工作。八年后,又一同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基础医学进修班学习。当时文革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高考刚恢复,各高校师资短缺。1980年结业后,他们二人本有留在母校同济医学院任教的机会,然而我校(原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更急需基础课教师,在螺丝钉精神的感召下,二人决定加入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的教师队伍。
  那时,整个学校只有一栋教学楼(现为人马学院楼)、几十名老师,其中除了原武汉医学院支援的部分元老级教师外,其余均是文革中招生和毕业的年轻老师,基础教学仪器、设备也简陋。秉承着“把同济教给我们的教学方法、管理体系带过来并传下去”的理念,他俩开始彼此配合着完善学校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一直是李老师牵头,他研究出理论体系,我就负责将之运用到实践中。”李春华时任教务处处长,当时美国教学测量统计观念正兴,李春华就想着能否尽快应用这个比较前沿的研究成果,定量计算学评教资料,综合评估老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后,他提出“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多级广义模糊综合评估”体系。“当时学校里还没有电脑,我就把公式编写好程序录入到电子计数器中完成计算。”那时候教务处测算一个50人班的学生评价表需要两个月,后来随着电脑普及和该项成果的实施,运用软件算出结果只要几分钟。
  然而这套评估体系最终到底靠不靠谱,还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恰好吴绍光时任基础医学部(现为基础医学院)副主任,分管教学工作,为了检验这套标准,二人商量后决定先在基础医学院启用评价体系,对教师授课质量进行量化评估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很有效,不仅客观公正,而且直观地用数据反映了教师综合素质。“至今我校的这个教学效果定量评估体系在全国仍是名列前茅的”,李春华自豪地说。在此基础上,吴绍光依据不同学科特点,支持相关教研室建立了英语、体育两学科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并获得了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夫妻二人一直是教学与管理“双肩挑”,李春华的病理生理课在我校毕业生中留下深刻印象,他们说:“在母校最喜欢听两个老师的课,临床的杨桂元、基础的李春华,至今还记得这两位老师。”吴绍光也曾因此获得省优秀教师和优秀管理干部的殊荣。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根基,他们从未对教学工作有过一刻放松。抓教学就要从“教”和“学”两方面抓起,于“教”,夫妻二人深知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们对青年教职工的在岗培养执行了导师制:从备课、写教案到预试讲,小到幻灯片字体字号,大到教学方法指导,事无巨细,都躬亲躬为。“基础医学院要求带一年,我带了三年,后来我带的教师得了教学园丁奖。”另一位吴绍光带过的助教胡长平现已担任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院长,湖北医药学院五十周年校庆时胡长平应邀回校讲学,还专门问候吴绍光和李春华,感谢他们的科学研究启蒙。除了自己带助教实际操作,李春华还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套“大课教学”的教授方法,在各学院进行了系列讲座。他们二人把医学教学看作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因此对教师、教学管理者要求很高,有些人就“很怕李老师,他总是批评人。”于“学”,吴绍光认为试卷分析可为教师授课效果和试卷质量提供反馈信息,于是她主持了省教委立项课题“药理学试卷分析及题库建设”,他们俩人指导胡长平助教采用经典教育测量理论(CTT),对药理学本科试卷的整体效度、信度、难度,试题区别性和干扰性进行了定量、定性分析。也是在2015年校庆时,胡长平感慨地说“这些分析所应用的研究方法到目前都未过时。”现在这个方法已在全院推广应用。他们还定期和学生代表开座谈会,收集学生的意见,根据所得数据和意见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除了从内部加强整改,吴绍光还带队外出考察观摩,学习他校之长。那时条件比较艰苦“我们和吴老师出差住旅店,火车晚上出发,但是晚上退房要加钱,为了节省预算我们中午就退房到火车站候车,太阳很大,两个人看东西,另外两个就休息,这样轮班。那时吴老师已经50多岁了,但她没喊一声累。”现任基础医学院院长阮绪芝说到。
  李春华、吴绍光夫妇所处的时代及受到的教育对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影响很大,所以他们做事情之前不会先想物质回报,也不会计较个人得失。他们夫妇从教学督导专家组成立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一直都很注意教学质量的问题。在督导中,他们发现第三临床学院本科教育开始得比较晚,学校对新建临床学院指导和培训非常不够,以至于教学还未步入正轨、规章制度不完善,教学档案资料几乎没有。这个问题受到时任第三临床学院院长张昌军的高度重视,决定返聘2004年刚退休的吴绍光为该院教学督导专家,深入指导。“我刚去时发现了很多问题,专业课的见习教学和毕业实习教学都不太规范。”于是在第三临床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上提出学习同济教学体系,规范教学管理。吴绍光从教学和教研室管理两方面培训老师入手,逐步规范理论课、见习课教学和实习教学查房。她和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李青一起深入到各个教研室,参入并指导老师们集体备课和青年教师的预(试)讲;也深入到理论课、见习课和教学查房现场听课,面对面反馈授课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改进意见。在从医院到教学医院、从医师到双师转化的道路上历尽艰辛。经过她和第三临床学院十多年的努力,由原先见习授课只讲理论,不与病人结合,到现今先结合病种讲理论知识;然后老师再进行问诊和体检示范,学生跟随模拟;最后学生讨论病例,提出诊断和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鉴别点、治疗原则的三段式见习教学模式形成。受到学校督导专家的一致好评,督导专家原教务副处长周国庆说“第三临床学院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督导专家宋金萍、袁守善说“第三临床学院见习教学最规范。”她还在创建精品课程、教研立项和教学比赛等方面具体指导与老师们共同努力,使学院获得了零的突破。吴绍光读书时学校实行小班教学,一个班只有25人,她也借鉴这种理念,提议在见习时把大班分成小班,保证精准教学。
  随着学校临床学院的发展,他们夫妇又把这些经验用于新建的第四、五临床学院中。近二年来两人多次到襄阳、随州进行大课讲授、考试分析、见习教学规范、教学研究方法和立项、如何开展教学法活动、教研室管理和档案建设等讲座;审阅教案、课件;听课指导,检查反馈;辅导学生科研立项。经过他们传经送宝,两个学院的教学活动站在了高起步点。老师们都说“你们来一次,我们明白一次。”十分感谢他们的帮助。
  护理学院、药学院、口腔学院、公卫学院也多次邀请他俩指导教学工作、讲座。使这些学院在教学法活动、教学测量、院系和教研室管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等方面得到了显著提高。吴绍光作为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质量发展工作专家组和教材工作委员会成员还经常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算起来他们夫妇二人参与教学建设已有30多年,学校也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二人却感到教学质量监控任重道远,始终挑着“教学督导”的担子,问其原因,李春华引用了习近平的一句话:不忘初心,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他一直希望能够恢复自己在同济求学时经历过的精英教育模式,培养出更多负责任的医生。他认为,一所大学不应该只“教”学生,更应该“育”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母校同济对他的影响十分巨大,也正是在那里,他遇见了自己一生的伙伴,事业上的合作者。